南雄这样打造ldquo精品村rdq

发布时间:2021-12-21 12:29:11 
北京雀斑医院电话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29/9377850.html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美丽怡人的环境,

漂亮舒适的楼房,

鼓鼓胀胀的钱袋……

拥有了这一切

乡村生活美不美?

日子好不好?

答案是显而易见

但这样恰似人间天堂的乡村

何处寻觅?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对于韶关人来说

南雄古市镇丰源村

就是这样的一个的乡村

近日,记者来到丰源村,一幅让人心醉的画卷映入眼帘:茂林修竹、小桥流水、静雅院落,装扮一新的红瓦房,古朴雅致的凉亭,干净整洁的村道,崭新的休闲广场……

美丽的丰源村。

惊喜于这美丽、惊诧于这韵味,记者恍若进入世外桃源,幻觉于海市蜃楼。然而,这“画卷”中张开的那几张笑脸,却让记者清醒地感到这不是梦,是现实。这第一张笑容,便是63岁的村民黄的成。“我疾病缠身,完全没有劳动能力,老婆双手残疾,儿子车祸身亡,还有个14岁的孙女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前几年,我们家的日子过得苦,是货真价实的贫困户,可现在也住上了新楼房,生活不愁,哈哈!”黄的成说着,情不自禁大笑,脸上幸福花儿绽放。这第二张笑容,来自驻村第一书记刘志锋。“经过脱贫攻坚,丰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环境变美了,村集体变强了,村民变富了,40户贫困户现全部脱贫,我挺有成就感。”刘志锋微微一笑,满脸阳光灿烂。这第三张笑脸,是村支书林银龙的。“现在村里的脏、乱、差情况没了,村集体收入越来赵多了,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了,日子越来越好了,咱们村干部说话也响亮了,腰板也直起来了,不高兴都不行啊!”说罢,他纵声大笑,眉毛胡子幸福地打着颤儿。这第四张笑脸,是古市镇人大副主席曾金源的。“丰源村是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战的经历者、参与者、受惠者,这几年的变化有目共睹,俨然成为南雄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品村。”他说罢一笑,脸上喜悦流淌。

丰源村一角。

这画卷,这笑脸,充分证明曾经集“脏、乱、差、穷”于一体的丰源村,在历经脱贫攻坚战的“洗礼”之后,“蝶变”成让村民拥有极大满足感、幸福感的美丽乡村。

让村子美起来

村道狭窄,路面坑洼,晴天尘土飞,雨天污水溢;垃圾成堆,蚊虫飞舞,臭气扑鼻;废旧猪牛栏比比皆是,露天茅房随处可见——这就是几年前丰源村的“景象图”。“那时的丰源村,整个就是脏、乱、差,有村民的城里亲戚一来就捏鼻子掩嘴巴,怕闻臭气啊,说起来真丢人。”忆往昔,林银龙面呈羞愧地说。这样的糟糕环境,村民们也深恶痛绝,却无力改变。随着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和“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大力推进,丰源村迎来了脱胎换骨的机遇。当然,要对全村进行整容大手术也并非易事。当时一些村民认为拆了祖屋会坏了风水,因此对其心存抵制。“当时我就是最为积极的一个反对者,现在看起来,真是自己错了。”村民张祥参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其实,当时如他这样持反对态度的大有人在。针对此况,村“两委”干部党员在做好自家“三清三拆”的同时,启动“党建+三清三拆”应对机制,成立专职小组,前往不同意村民家中进行劝导。他们除了牺牲个人时间,还要忍受村民的不理解和家人的抱怨,但他们无怨无悔坚持了下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持反对态度的村民终于同意拆了。“原来的猪牛栏、厕所全都是在村大门口,又难看又不卫生,我家是第一个拆的。”村民张发娥自豪地说。林银龙告诉记者,从年以来,村里已拆除农村破旧泥砖房多间、4万平方米,村民的房屋要么重建,要么进行彻底的梳妆打扮,全都焕然一新,堪比城里小区,村容村貌天壤之别。“村里还聘请专业公司,整体设计含姓氏文化、党建、廉政等主题,使全村不仅外貌变美,文化元素也更为丰富。”曾金源补充道。

让村民富起来

对村民来说,居住有房,家中有粮,袋中有钱,这才有满足感,幸福感。

丰源村以前农作物单一,没有主导产业,农户单打独斗各自为阵,收入匮乏,不少家庭经济捉襟见肘,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定相对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40户。

在帮扶单位东莞市企石镇人民政府与韶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丰源村开始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成立银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建成多亩白莲观赏采摘园和20亩烟稻轮作基地,村集体每年享有8%的分红。

新建光伏发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增收约4万元。

发动村民成立股份制专业合作社,流转亩土地,轮种黄烟和水稻,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8万元。同时,每年种植黄烟亩以上,每年黄烟返拨款保持在2.5万元左右。

“以前村集体年收入只有两万元左右,去年达到了15万元,今年将突破20万元。”林银龙乐滋滋地说。

目前,丰源村正在进行的大动作是:开展碧桂园稻虾共作项目。从去年以来,全村稻虾示范基地总面积达到亩,通过租金分红、就业务工、养殖等渠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按照亩产值预算,一年养殖3季小龙虾,增收元;种植1季虾稻米,增收元,共计约元。

碧桂园稻虾共作项目简介。

曾金源告诉记者,稻虾共作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稻虾双赢”,有效解决单一农田耕作亩产值和利润率不高问题,既保障了“米袋子”,又鼓起了“钱袋子”,还确保了“舌尖上的安全”。同时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和“如何做好地”的难题,是一条“催生农业现代化、保护农业环境和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村民的土地被流转来发展稻虾共作,不仅每年有租金,而且每年入股分红,还解放了劳动力,可谓一举多得。”刘志锋补充道。

让村风好起来

乱倒垃圾、厚葬薄养、粗言秽语、乱搭乱建、随地“方便”……这些陈规陋习一度成为丰源村的“流行色”。

一栋栋崭新的楼房。

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当然还得要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在驻村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丰源村向陋习开刀,大刀阔斧开展了系列乡风文明活动:

完善村规民约育新风,改变陈规陋习,培养民风和谐、爱护家园的新风尚。

党员包户治环境。实现每50户至少配置1个保洁员,党员包户抓好人居环境整治。

宣传到位造氛围。利用村小组祠堂设立道德讲堂,在围墙、护坡等位置绘制乡风文明墙画,在各村道显眼位置张贴村规民约,弘扬家规家训家风、姓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美德颂新风,传递好家风、正能量。

选树典型立标杆。全村每年举办“五好家庭”“卫生家庭”“党员之家”“优秀家庭”评选活动,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

通过这些措施,提升了村民精神风貌,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现在村子变漂亮了,收入增加了,村民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生活在这里真是心情倍儿爽!“村民林春华喜笑颜开地说。

文章来源:韶关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xiongzx.com/nxly/10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