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我们身边也涌现出许多当代“活雷锋”
这不,首届“南雄好人”网络评选开始啦
江远娇——“敬业奉献”好人江远娇是南雄市帽子峰镇上龙村党总支部书记,是南雄扶贫路上名副其实的“巾帼英雄”。当时村里留守妇女较多,大家都想实现再就业,但是一直苦于没能找到一个好的平台,江远娇就在此时站了出来:没有机会,那我们就自己创造机会!
她充分利用当地土地、水利资源优势,组建了上龙鑫欣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人,其中女性社员75人,带动农户户,其中包括新时期精准扶贫有劳动能力贫困户79户。
年合作社种植面积达多亩,产品销售额达到30多万元,社员人均年纯收益达1.05万元,为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元。年,她创建的“鑫欣园蔬菜专业合作社”被韶关市农业局评为“示范单位”。
黄学波——“敬业奉献”好人黄学波是南雄市第一中学的数学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韶关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才,曾获全国第九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年从江西调入南雄,扎根山区教育,默默奉献。黄学波长期担任高三数学教学和高中数学竞赛指导工作,学生高考和竞赛成绩保持韶关市前茅,年由他指导的严水清同学代表韶关市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成为韶关市县属学校唯一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学生。
年3月黄学波老师突感身体不适,经广州中山三院检查后建议他立即住院手术,但他心系所带的高三学子,担心手术会影响课程进度,忍着身体不适硬生生把手术推迟到了7月。在休养不足两个月的情况下,由于学校教学任务重,当年9月1日他又重新投入到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中,同事们都称他为“拼命三郎”。
作为南雄市和韶关市的学科带头人,黄学波同志始终站在教研教改的前列,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子课题《校本课程研究与学科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获省教育科学吴汉良奖“二等奖”和韶关市教育科学奖,撰写了近40多篇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
陈连英——“敬业奉献”好人陈连英是南雄市市容卫生管理所清扫一线女职工,现年46岁。在平凡的岗位上,她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奋斗了26个春秋。她用辛勤的汗水,为市民创造出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她们家还是个“环卫世家”,她家公、家婆、丈夫也都是环卫工作者,她和她的家人见证了南雄环卫的“环卫扫帚革命”。
4:30时起床,她身着工作服、鞋帽,胸前挂着手电筒,带着清扫工具准时走到自己的工作区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5:00开始作业,一直到7:00,她拖着与身高等高的扫帚从街的那头扫到这头,一条街又一条街,直到目之所及之处看不到垃圾。
7:30大清扫结束,是吃早餐时间,但是这时候她也闲不下来,她在看到行人上班途中匆匆将手上早点包装袋随手一扔时,总会放下自己的早餐,去把那些垃圾袋重新捡进垃圾箱,很多时候,当她再拿起原本热乎乎的包子时,已经是冰凉冰冷的。
8:00至12:30时、18:00至21:30时是作业区保洁时间。这时她会一丝不苟的在她的包干区中认真巡视,有时还会她从家里带来抹布,用洗衣粉一个一个地擦洗路边脏了的果皮箱;下雨天遇上杂物堵塞下水道,她会弯下腰用手把杂物捡拾干净,以至于经常手指被杂物划破也不知道;逢年喜庆之日,当万家灯火,大家在共享天伦之乐时,她仍然坚持在环卫一线坚守他的街道。
26年来,陈连英的时间表从未出过差错,她用她朴素的一言一行践行着新时代下的奉献精神。尽管她也曾受过白眼,受过委屈,面对“如果垃圾不乱扔的话,那么你们扫什么啊”的讥讽,她也不还嘴,只是乐呵呵地继续扛起她的扫帚,对于她来说,守卫城市的清洁,便是她的光荣使命,无需争辩,她为此感到骄傲。
曾秀华——“助人为乐”好人曾秀华,女,56岁,年加入黎灿学校家长义工队伍,后加入南雄市志愿者联合会。自参加志愿者组织以来,她热心公益事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积极投身于志愿者的各项行动中。目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个小时,被认定为“四星级志愿者”。
她积极参与黎灿学校家长义工队,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阅读环境,曾秀华女士从年09月开始至今,负责黎灿学校阅览室值班及卫生打扫和整理书籍工作。同时她积极配合团委工作,在年3月29日至今不间断的参加交通文明劝导,在南雄的交通要道上洒下了无数的汗水,参加的其他志愿行动也不胜枚举。
曾秀华说能够成为黎灿学校家长义工队的一员感到荣幸,做志愿服务,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从事志愿服务让她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深深的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魅力,只要志愿联合会或是黎灿学校家长义工队有需要,她都全力参与。
黄金妹——“孝老爱亲”好人黄金妹,主田镇塘山村委会人,年结婚,8年其爱人因患精神障碍自残身亡,此后的10年来,生活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只有初中学历的她,为照顾年迈的婆婆和儿女,选择留在家乡种地。但收入低,生活艰难,为增加收入,她去附近的乡镇帮人家养猪,考虑到年迈的婆婆,一个人在老家不安全,与老板商量后,宁愿少拿块钱的工资,来换取婆婆能够一起在养猪场居住的条件。
这十年来,黄金妹一边赚钱一边照顾婆婆和儿女,有时候累的全身酸痛,她都毫无怨言。黄金妹的一对儿女都在读书,生活压力十分大,年3月,猪场的老板把猪场转让,黄金妹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收入。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市扶贫办将她推荐到了深圳復康会颐康院工作,工资多一个月,黄金妹在上班前把婆婆安置好,在深圳时也经常和婆婆视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xiongzx.com/nxmj/10177.html